辰夜in九渊

晋家高校拟人扛把子(自封);
常驻晋家城拟,并州中心;
精神堪忧脑洞成灾,日常咸鱼;
偶尔会有一两篇瞎扯的影评出没。

【杂谈】民国晋校那些事(上)

玛德放假都现在咸鱼这么长时间,粮一篇没产,每天都在混吃等死无所事事。昨天偶然同小天使荷华聊起来,才知居然有人吃晋校安利(却仍旧没粮)。我这个全凭基情脑洞吊着半口气的low渣写手,趁着鸡血没过劲,终于肾上腺素上脑决定细数一下自己民国时期山/西高校的脑洞大纲。

主要涉及人物都是在风雨飘摇的民国时期诞生的学校,尤以阎氏三校和某军工学校为主。不局限于高校,也有高中乱出没。人多且杂,关系混乱,并且时常狗血激情八点档。三次元相关人物有客串而且戏份重要,我尽量阐述事实不夹杂私人情感。

这篇大纲脑洞涉及相关资料均来自于百度百科与咸鱼写手我的亲身经历。如与事实相悖烦请指正,不胜感激。

OK,那么我们开扒之前先请出本篇脑洞大纲中,三次元所涉及的主要三位大佬:阎锡山、赵戴文和赵宗复。这三位在民国晋家的关系可以说是错综复杂剪不断理还乱,而且这三位非富即贵。旁的不说,阎锡山我想只要是个晋家人应该都听闻过他老人家的名号。二赵更是说来话长。这里容我先卖个关子,下文提到再做详细介绍。

那么,我们正式开扒。(正文不短,各位可自备零嘴饮料。)


众所周知,1911年大清朝终于亡了之后,全国各地基本一直处于战火纷飞的混战状态。在人杰地灵的晋地,那么一个时势造英雄的年代,自然掩埋着很多很长的故事。今天我们主要来说说,在那个民智未开的年代,为晋家教育近代化(及现代化)做出过突出贡献,顺应时势而涌现出的一批批学校。

1902年,由英国人李提摩太与时任山/西巡抚岑春煊共同创办的山西大学堂在太/原城成立。这便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山/西/大/学(下简称山/大,个人私设名为岑汇登)。可以这么说,在那个混乱的年代所诞生的第一个晋家具有现代化意义的大学,其为晋家的教育历程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这点毫无争议。以至于我认为现在所有晋家学校(不论什么名头),只要见了岑哥都必须老老实实尊称一句“岑哥”。不为别的,他是晋家教育界当年的顶梁柱脊梁骨。更何况他身为晋家建校最早的高校,他有那个资历。

这第二个在晋家涌现出的近代化高校,便是1907年由孔祥熙创办的私立铭贤学堂,后发展为私立铭贤农工专科学校、私立铭贤学院。即今山/西/农/业/大/学(下简称山/农,个人私设名为孔谨开)。那么孔谨开何许人也?孔氏嫡传子孙,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与蒋介石为姻亲关系。这么多名号罩着,我若说他只是个民国期间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我自己都不信。那么孔祥熙所建的山/农,也是同山/大一样出身世家,门第高贵的贵胄子弟(这话怪怪的)。毕竟建校人一个时任山/西巡抚,一个民国财政部长。这两位在民国期间晋家高校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绝对的重量级啊。

山/大和山/农尽管出身不凡后头均有重量级大佬罩着,但古话曾道:前朝的剑斩不了本朝的官。毕竟辛亥革命之后,大清朝咩的一声就灭了,晋家孔氏也瞅准时机下海经商(从政)去了,一直在晋家叱咤风云直到1949年的那位土皇帝可是改姓阎了。接下来重点介绍教育家(雾)阎老西当年创办的阎氏三校(个人私设,阎家三姐弟)。其分别为:

其一,1919年6月阎锡山创办的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现已停办,独留纪念馆一座(下简称国民师范,个人私设名为阎婵,已故)。其二,1919年8月还是由阎锡山创办的山/西医学传习所,今山/西/医/科/大/学(下简称山/医,个人私设名为阎德邃)。其三,1922年仍旧是由阎老西创办的山/西私立进/山学校,现进/山/中/学(下简称进/山,个人私设名为阎进)。从以上种种我们不难看出,国民师范和山/医是同时创办的两所具有专业性质的专科院校,一师一医。而进/山则在当时校名中没有体现出其专业性质,而是单单赋了“进山”二字。(这二字不简单,稍后再提)那么是否可以说明,进/山当时在阎老西眼中具有综合学校的性质,不可低估。

我们方才提到了阎老西所建这三所学校的姓名问题。国民师范和山/医就不消说了,二校性质在校名当中体现的一清二楚,并没有什么独特的寓意所在。而进/山呢,这简简单单的二字其实蕴含了深刻含义。据度娘度科相关资料载,“进山”二字取自《论语·子罕篇》,由时任山/西督军府秘书总监、参议总长赵戴文提出。其原文如下:“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而赵戴文又是何许人也呢。简单来说,他与阎老西亦师亦友,堪称是阎老西的军师与参谋长。一言以蔽之,这人在当时的晋家地位不低。如此显赫人物在论语中引经据典而提名,由此看来,老西对于这个进/山学校不可谓不用心。而这三所学校的选址同样也非常有意思,甚至可证明这一点。

国民师范今旧址在并家五/一/北/路,而当时的山/医建校同样依托于国民师范的地址。这其实不难理解,国民师范毕竟是阎锡山第一次建学校,自然会选好地址兴建校舍动大工程,后随即成立的山/医也依托此地址成立学校,也显得合情合理。但是在三年后成立的进/山呢,阎老西仍旧是亲自选址,只不过这回他担任校长不说,还将首任校址安排在旧督军府东北隅。没错,就是我们曾经的那座古色古香的省政府内(一有说就是在督军府梅山旁,进/山现校徽也貌似印有梅山一隅)。又过了七年左右,阎老西又在二/龙/山/上/兰/村旁兴建校舍,不久之后进/山就搬到上/兰/村去了。可能此时就有敏感且细心的朋友眉头一皱,发现事情不简单。是的,当年进/山位于城郊的校址,如今即为中/北/大/学坐落处。甚至校内还保有进/山旧址纪念处。

每每说到这我就想问了,阎省督,你对你小儿子(大雾)是不是太偏心了点。亲自担任校长,修建大批校舍,别出心裁地引经据典而赋名。他的长姐和哥哥咋就没这么好待遇,你是不是偏心过头了啊喂。其实这么说也有失公允,阎婵婵姐当年的校舍也很有特色中西结合,一看就是花了心思建的。至于最年幼的弟弟阎进,他啥待遇我这么一说想必各位心里应该也有谱。如此看来,最苦逼的反倒是万年老二阎德邃啊。长姐受父亲栽培,弟弟备受宠爱用最好的,至于自己,只能将就将就和姐姐挤一块了。蓝瘦,香菇,父亲你特么太偏心了。(我说怎么山大二院离国民师范旧址那么近,原来也是有渊源的啊啧啧。刀中舔糖.jpg)

在我个人的私设中,阎氏三姐弟虽然性情秉性各不相同,但是感情都很好。婵姐身为长姐,而且又是个师范性质的院校,自然性情体贴温柔,对两个弟弟十分照顾。德邃呢,他身为医科学校,见惯生离死别,因此性格相对缄默严肃,不太会直白地表达感情。在外人眼中甚至还有些冷酷无情。尊敬长姊,因为和弟弟阎进性格有些差异,因此这俩人总是打打闹闹的,其实内心也很在乎略显幼稚的阎进。最小的阎进从小备受宠爱,因此性格相对来说有点皮,但却敢爱敢恨重情重义。视父亲,长姐和哥哥作为唯三的家人。但造化弄人,抗日战争前夕(1936年),婵姐因为种种原因而被当局停办(阎老西你这个渣爹啊渣爹)。在我的个人私设中,婵姐故去,阎进因为姐姐离去而阎德邃反应冷淡与唯一的哥哥彻底闹翻。至此之后二人一直关系冷淡。同时姐姐的故去却是他一直敬重的父亲亲手所为,因此意志消沉,开始怀疑起自己追随父亲所深信不疑的蓝党的意义。这直接导致在抗战期间进/山转至后方办学时,我党优秀分子兼当时代理校长赵宗复激情给进/山传播新思想,使阎进转身投入了共产主义的怀抱。嗯,好梗啊,各位大大谁有兴趣写,我给你们递笔。(卑微)

时间线切换回抗战前夕。因为日寇步步紧逼,所以当时晋家仅有的这几所具有现代化意义的学校不得不或暂时停办或转至后方办学。此处无奇,暂按下不表。因为接下来我们又要介绍一所出身传奇的晋家高校——1941年由八路军总司令部在太行抗日根据地创办的太行工业学院,即今中/北/大/学(以下简称中/北,个人私设名为彭致之)。

中/北其实身世复杂,他是由当时的八路军总司令部奉命而建,因此并没有一个具体确切的建校人。而且他诞生于血雨腥风的抗战年间,颇有些临危受命的味道所在。不像前面几位出身显赫,彭致之竟有些吃百家饭长大的感觉。但是他好就好在他根正苗红,是个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啊。不同于前面建于封建的大清末尾的岑汇登和孔谨开,也不同于出身资产阶级的阎氏三姐弟,彭致之自打出生起便坚定不移地沐浴在共产主义的光辉之下,出身其实比起前面几位要根正苗红得多嘞。而且可以确定的便是,当时我党一定对中/北宠爱有加,否则怎么会把他的校址定在二/龙/山旁。这个校址其实也非常有意思,我们稍后再说。

等下,先刹个车。接下来我们要扒的各校关系会更加刺激且错综复杂,而且会有更加狗血的三次元相关人物乱入。咸鱼写手我cp脑已经走火入魔,估计接下来各位会看到各种腐向cp发言。如仍可接受,还请上座。如果现在已经有点晕车受不了,送君两片晕车药,我们有缘江湖再见。

那么,仍执意留下来的各位,我们可就接着加速了。


评论(3)

热度(8)